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群共开设三大专业:矿井建设、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、工程造价。其中,“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”专业是甘肃省高职骨干专业,已有10年的办学历史,专业特色鲜明,底蕴丰厚,累计培养毕业生400余名,分布在全省各大中型国有施工企业及施工类私企。大多数已成长为企业施工技术方面的技术骨干。近三年来,该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8%以上,毕业生知识技能扎实,吃苦精神强,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。
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群现有专职教师9名,其中,副教授以上职称4人,讲师3人,助教2人。同时,聘请校外兼职教师8人。教学团队中研究生学历占30%,“双师型”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0%。团队中1名教师具有国家注册造价师、注册招标师,7名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,80%教师都具有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。近年来,团队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,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,完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,参加院级以上教改项目4项,院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;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。2019年成立了甘肃省职业教育梁珠擎名师工作室。
该专业群实训条件完备,建有“隧道检测监测实训室”、“岩土工程实训室”、“工程爆破实训室”、“工程造价实训室”等4个实训室。于2018年建成“盾构施工实训基地”,实训场安装有国内首台教学用盾构机。教学盾构机刀盘直径3.6m,整机长度28m,总重110吨,设备总值300多万元。实训基地还能兼顾隧道监测检测场景设置。实训项目包括盾构机的开挖系统、出碴系统、碴土改良系统、管片安装系统、注浆系统、动力系统、控制系统、测量导向等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操作,以及日常维护与保养等各项内容。同时构建了TST隧道地质灾害超前预报,CFC隧道超前探水预报,RIS-K2-FW隧道衬砌质量检测(地质雷达),ZTSD-5隧道激光断面检测等实训情境。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,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的完全对接,亦可满足安全类、采矿类、机电类专业学生的生产性实训需求,同时还可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人员培训服务。1号仿真矿井实训基地2009年被确定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,面向全社会开放,开展科普教育和学生访学活动,每年接待人数在500人以上,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实训基地的职教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,参加2019年全国高等院校学生“斯维尔杯”建筑信息模型(BIM)应用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、三等奖2项。
近几年来,专业群教师利用“地隧工程技术实训中心”的优质资源,与企业合作,先后参与并完成了“甘肃明珠矿业巷道内地质灾害超前探测”、“青海省张家庄隧道渗水洞TST地质超前预报”、“青海省莫兰台岭黄土隧道左洞超前地质预报”等工程项目,还将继续参与“新疆大石峡土建I标”的断层构造的进一步勘探项目。教师参与企业解决地下工程实际问题,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经济的发展。